误区之一 :不监测血压,凭感觉服药。
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问题是:1.降压治疗必须监测血压,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2.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因长期血压过高而耐受,平素并无不适感,最后可能到脑出血入院时才发现自己血压的问题。3.不测血压盲目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控制平稳,还可能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二 :间断服药或换药。
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见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又再用药,就这样用用停停,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血压波动过大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病。还有些老年人认为定期换药可以避免耐药性,但每次换药都需要重新调药,带来不必要的血压波动,也是应当避免的。
误区之三 :降压过快。
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降压应当在2周到数月左右降至正常最好。
误区之四 :滥用、乱用降压药物。
不同的患者,不同合并症,不同危险因素,不同年龄,应用的降压药物是不同的,而且彼此间的配伍也有很多讲究。建议患者到医生那里彻底检查,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药物。
误区之五:不注意查找病因和评估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血压高后自行服药治疗,未到医院就诊,这样的话就不能及时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发病,可能耽误原发病的治疗时机,又或者已经存在靶器官损害而未及时就诊发现,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自身生命。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平稳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科普知识
月饼虽好,可不要贪吃哦——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内分泌科樊一钢主任告诉您: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过中秋?
2016-12-30脑血管病康复治疗应注意哪些?
2016-12-30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2016-12-30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015-12-23冬季怎样预防脑血管病?
2015-12-23血脂增高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