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休息
立刻停止行走,尽快找个平稳的地方坐下来, 如果可能找到可以充做拐杖的支撑物,至少在24-48小时内向它借力,不要让受伤的踝关节承 受重量。
第二步:冷敷
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控制伤势发展,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最初的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每小时冷敷10分钟。记得要在皮肤和冷敷包之间放一块湿布,同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出现发紫、麻木时立即停用。
特别提醒:刚受伤时不要热敷,以免扩张血管,增加出血量。当疼痛和肿胀趋于稳定,放低患脚时感觉不太胀,伤处皮肤的温度恢复正常,一般是在24小时之后,出血停止了,可以使用热敷帮助消散瘀血。
第三步:抬高患脚
坐下或躺着休息时,用枕头或背包抬高受伤的脚。这样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加快血液、淋巴液循环,不会淤积在血管破损的地方,从而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第四步:用药
先通过外用药止血,然后可以内服镇痛药,以帮助舒缓发炎或疼痛。24小时以后,出血停止,肿胀也稳定了,可以外敷或者内服一些药物来活血散瘀。
第五步:适当活动
受伤最初两天,最好不要活动。待病情趋于稳定时,可抬高患肢进行足踝部的主动活动,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剧痛方向的活动。等到肿胀和疼痛逐渐减轻时,再下地走动,时间宜先短一些,待适应以后慢慢增加。
何时必须看医生:如果受伤后的30分钟内出现明显肿胀,或经过48小时的在家治疗,肿胀情况没有改善,就应该去医院了。
科普知识
膝上有黄金
2017-12-27酗酒可能是股骨头坏死的真凶!
2017-12-27滑膜炎科普
2017-12-27天天伤口换药真的好吗?
2017-12-27髋关节置换术后行为规范
2016-12-12膝关节磨损退变,非要“全膝置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