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结合膜热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春夏两季。常在集体儿童中流行,也可因游泳池水污染而发生小流行。
咽结合膜热的病原是3、7型腺病毒,呼吸道接触是它的主要传播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病毒也可从口进入小儿胃肠道而引起感染。
咽结合膜热的临床表现:
发热、咽痛、结膜炎是本病的特点
1、发热:起病急,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40℃或更高,高热时间比普通的感冒要长些,常可持续3~5天。
2、咽痛:疼痛明显,常常影响进饮食,查体时咽部可见点块状分泌物。
3、结膜炎:常见一侧眼睛发红,分泌物不多,睑结膜充血、水肿并可见滤泡增生。
4、颈部、耳后及颌下的淋巴结常肿大;
5、有时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鉴别诊断:
咽结合膜热容易与“流感““红眼病“相混淆,要加以鉴别
1、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学史,除发热、咽痛外,全身症状也很重,头痛、肌肉酸痛明显。很少有结膜炎发生。
2、急性结膜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 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表现为两只眼睛均充血发红,尤其是有较多分泌物,会封住眼睛使其睁不开,清晨醒来时更为明显。另外,“红眼病“很少发高热。咽结合膜热与“红眼睛“的主要区别是有高热、单侧眼睛充血和无明显眼分泌物。
治疗:
首先要说的是咽结合膜热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它的自然病程约一周左右,一般没有后遗症。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是不会缩短病程的。
其次合理治疗和护理才可以加快身体康复。注意让孩子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有助疾病恢复。
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病因治疗:
抗病毒:潘生丁、金刚烷胺、利巴韦林、更昔洛韦
抗生素:有明显细菌感染者可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中草药:抗病毒冲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等。
3、对症治疗:
高热:头部冷敷、温水擦浴,解热剂(泰诺林、美林等)。
咽痛:含服咽痛片
结膜炎:抗病毒眼药水(更昔洛韦眼药水、干扰素眼药水)
预防:
1、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防止佝偻病和营养不良。
2、注意个人卫生,督促孩子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3、春夏季幼儿园加强毛巾、玩具的清洗、消毒,开窗通风换气,多做户外活动。
4、加强游泳池的管理,有类似疾病的人员避免入池。
科普知识
浅谈儿童扁桃体炎
2018-03-26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2018-03-26提高对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认识
2017-05-25宝宝拉绿屎怎么回事?
2017-02-08手足口病可以使用“病毒唑”吗?
2017-02-08为什么我的宝宝晚上总是这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