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情况下,由于小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及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差,可以在吃奶后出现吐奶或溢奶。这种生理性吐奶在1岁以下的宝宝中是非常常见的,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在6-8月龄后吐奶次数会减少,在1岁左右吐奶大部分会消失。
如何减少吐奶的发生:
1. 要母乳喂养,顺应喂养,不要强迫喂养,过量喂养。
2. 要在宝宝处于平静、愉快的状态下喂奶,不要等宝宝很饿了才喂奶。
3. 要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喂奶,取半坐位或斜位喂奶,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奶。
4. 母乳喂养时,注意要让宝宝含住大部分的乳晕;如用奶瓶,喂奶时应让奶嘴充满奶,奶嘴的大小要合适,以减少宝宝吞入过多的空气。
5. 可在每次喂奶3-5分钟后,暂停一下,轻拍宝宝背部,再继续喂奶。
6. 喂完奶后将宝宝竖抱20-30分钟,让宝宝趴在大人的肩膀,用手轻拍宝宝背部。
7. 可少量、多次喂奶,以防一次性喂奶过量而引起溢奶。
8. 在宝宝母乳前更换干净的尿布;如喂奶后因宝宝排便一定要更换尿布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宝宝的下肢及腹部高于躯干,以减低胃内压。
9. 添加辅食后,泥糊状辅食有助于减少宝宝溢奶,不要过多的喂水和添加果汁、菜汁,否则会加重溢奶的发生。
10. 如果宝宝不会频繁吐奶,半夜喂奶就没有必要特地抱起来拍背;但如果宝宝吐奶频繁,即使是半夜喂奶,也应该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取半坐位或斜位喂奶,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奶,喂完后也要及时拍背。
吐奶时该怎么办?宝宝吐奶了,这时不要慌张,及时清理就可以了。
如果还伴随着呛咳,就是呛奶了,可以这么做:
1.不要急着把宝宝竖起来,以免奶进入肺部。
2.轻微呛奶时,侧过宝宝的脸,然后轻拍背部。
3.严重呛奶时,让宝宝俯卧在家长的腿上,用力拍宝宝的背部,让奶流出来。
科普知识
浅谈儿童扁桃体炎
2018-03-26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2018-03-26提高对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认识
2017-05-25宝宝拉绿屎怎么回事?
2017-02-08手足口病可以使用“病毒唑”吗?
2017-02-08为什么我的宝宝晚上总是这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