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神经内分泌科>科普知识>正文

器官移植

2015.12.02

一、概述


器官移植指摘去失掉功能的器官并换上健全器官的医疗手术。常用作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献出器官的个体叫供者,接受移植器官的个体叫受者。


临床异体器官的移植于20世纪30年代。1954年,世界上第一例同卵双胎间的肾移植在美国波士顿获得成功,开辟了器官移植的新时代。中国器官移植始于70年代,到1986年中国已进行肾移植手术1700多例,肝移植59例,心脏移植3例和少数肺、脾和胰腺移植。其中的一些项目还处于国际的领先地位。


二、器官移植的分类


根据移植物供受者的遗传背景不同可分为四类:


(1)自体移植。供者与受者系同一基因型,故对移植物不发生免疫排斥。


(2)同系移植。移植物取自遗传基因与受者完全相同的或基本相似的供者,如单卵双生间移植或近交系动物间移植,一般都可成功。


(3)同种(异体)移植。供者和受者同种但非同一个体,遗传基因有差异,常伴排斥反应。临床移植多属此类。


(4)异种移植。不同种之间的移植。排斥率极高,目前尚无长期存活的报道。器官移植从思想萌生到临床应用的历史漫长,1954年在同卵双生者(基因完全一致)进行肾移植获长期存活的首例。现代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突破:血管吻合技术;器官保存技术;供受者间的组织配型及免疫抑制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处于一个新的飞跃时期,其标志是:


(1)移植存活率大幅度上升,出现了10~20年以上的长期存活群体;


(2)移植种类(除大脑之外,所有器官均移植成功)和数量增加;


(3)新的器官移植及联合器官移植相继兴起;


(4)出现大批临床与研究相结合的移植中心;


(5)带血管胚胎内分泌腺体的移植显露出新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器官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心脏移植至1980年已逾2000例,肾脏移植至1987年已超过15万例,肝脏移植至1987年已超过2000例,脾脏移植中自体脾移植至1986年已超过600例,其他如肺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胰脏移植、小肠移植、骨髓移植等,也都有重要进展。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