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神经外科脑外科病区>科普知识>正文

神经调控技术

2015.06.26

神经调控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它现在不仅应用于对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而且还应用于癫痫、镇痛、尿失禁、强迫症、植物人等疾病。对神经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神经调控,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对引起疾病症状的特定神经核团发放经过调制的不同频率、脉宽、电压的脉冲电流,改变异常的神经冲动,使之得到抑制而不再引起患者的病态症状。由于不同的疾病病理生理情况不同,所以需要作用于各个特定的“靶点“以获得对不同症状的控制。例如,对于以震颤和僵直为主要症状的帕金森病,需要将电极放在丘脑底核(STN),而对于原发性震颤,则需将电脉冲施放到丘脑腹后内侧核(Vim)。对于脊髓损伤、带状疱疹后的恶性疼痛,则需根据不同的部位 ,将电极放置在相应的脊髓神经节段上。


神经调控不仅用于脑脊髓疾病,它还应用于各种疼痛、心绞痛、肠激综合征、泌尿括约肌重建、人工视觉和耳蜗助听器等周围神经与器官疾病所致的功能障碍。在疾病治疗上,神经调控突破了传统外科以切 除为主的破坏性治疗方式,跨越到高度选择性的神 经功能重塑上,不仅具有高选择性及针对性,而且是 可逆、可控、连续的治疗方式,长期治疗能带来明显 的成本效益优势,这使神经调控治疗逐渐介入到更多疾病的治疗中。


目前神经调控包括以下方面:脑深部电刺激系统(DBS)俗称脑起搏器,脊髓电刺激(SCS),俗称镇痛起搏器,鞘内药物灌注系统,俗称全植入镇痛泵,骶神经调节系统是一种植入体内长期使用的电调节治疗系统,用于改善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排尿、排便患者的相应症状。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