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骨显微修复外科>科室动态>正文

开展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造福广大糖尿病足患者

2018.01.15

糖尿病足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花费巨大,国内外报道发病率约为 5%~10%,其中25%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出现足部溃疡或坏疽。近年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步升高,血管再通术、转流术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效果令人遗憾,部分患者只能通过截肢的方式来阻断其病程的发展及恶化,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且高昂的医疗耗费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西安市红会医院骨显微修复外科的宋涛主任带领团队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重建微循环治疗糖尿病足,3例病例均保肢成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典型病例:张某,男64岁,患者糖尿病足溃烂多年,在多家医院尝试行外科手术及中药外敷等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效。患者饱受病痛折磨,经过长时间多次治疗后对保肢丧失信心, 2017年9月带着仅存的一丝希望,慕名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宋涛主任经查体发现其左足外侧可见直径约12CM溃疡面,创面恶臭,骨外露。X线片显示:左足跗骨间骨质破坏明显,骨膜反应较重,左足第5跖骨缺如。宋涛主任带领其团队为患者认真分析病情,制定手术方案,为患者行左足糖尿病足清创、胫骨横向搬移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足部溃疡均获得愈合,足部皮温逐步升高、感觉恢复,行走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术前外观及术后三月外观



术中及术后X线片

宋涛主任介绍,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缓慢持续的牵张力刺激,促进局部骨、软组织及血管的再生及再通,改善组织微循环,恢复肢体供血与供氧,促进创面愈合。这既是对显微外科的一种拓展,也是对微血管再生技术的突破;骨搬移技术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时组织微循环得到有效的改善,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使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同步生长。考虑是胫骨在横向骨搬移的过程中,机械牵张力刺激血管再生,改善了组织微循环,足部溃疡获得血供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而完全修复。

   近年来,骨显微修复外科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刻苦专研,勇于探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此项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的成熟应用,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取得较高的保肢率,为广大饱受病痛折磨的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了福音。

科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