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心血管内科>科普知识>正文

心衰患者的健康教育

2015.12.24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以引起心力衰竭。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往往由于一些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常见的原因有:感染、心律失常、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不恰当停用洋地黄药物或降压药物等。


心力衰竭临床上以左心衰竭最早出现,单纯右心衰竭较少见。左心衰竭时出现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乏、头昏、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的症状。右心衰竭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呼吸困难,水肿,肝大。


大多数心力衰竭的病因都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如控制高血压目前已不困难,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慢性心脏瓣膜并之换瓣手术以及先天畸形的纠治手术。少数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等办法不多。病因治疗的最大障碍时发现和治疗过完,很多患者常常满足于短期治疗缓解症状,拖延时日终至发展成为严重的心力衰竭不能难受手术而失去治疗的时机。


情绪调节


根据患者病程长、特点,针对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知识水平,指导其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等,将心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转移。让患者了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不良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动脉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积极乐观的情绪能提高应激能力,从而减少疾病发作。


按时遵医嘱服药


治疗心衰的药物大部分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服用,患者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否则症状将加重。血管扩张剂和强心剂要熟知药名、用量、目的、药效、不良反应和长期服用的注意事项,利尿剂一般在清晨口服,以免尿频影响夜间休息。


饮食指导


饮食的原则是限制进水,进食低热量、低钠、低脂肪且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饮食中摄盐过多会导致体液量增加,引起水肿和肺淤血,使心衰症状恶化。每日摄盐量在5g以下,除限制盐量外还应限制腌制的小菜、面包、苏打水等,可用醋、辣椒等调味料增进食欲。每日水量限制在150ml以内,自己记录饮食饮水量。戒烟忌酒,因吸烟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酒精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诱发心房纤颤。


活动指导


限制活动的原则:


Ⅰ度心衰不必限制日常活动;


Ⅱ度心衰应避免剧烈的工作和弯腰活动,避免全天工作;


Ⅲ度者安静休息,必要时入院治疗。鼓励患者行走,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30min,以刚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或胸闷不适为限度。


睡眠


因气短患者常出现睡眠障碍,可指导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散注意力,如阅读、看电视、喝热饮等,必要时服镇静抗抑郁药。气短发作者可采用深呼吸锻炼,应用止咳剂,换体位或采用不同高度的枕头睡眠。


预防感染


感染特别是呼吸系统感染是心衰恶化的重要诱因,告知患者寒冷季节注意保暖,不到太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止被别人传染,预防感冒等,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出现感染先兆及时治疗。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