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呼吸消化内科>科普知识>正文

糖尿病基础知识

2014.09.24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 特征的代谢疾病,是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血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表现是以代谢紊乱症候群即“三 一少“ (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为主。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血糖≥11.1 mmol/L;(2)空腹血糖≥7.0 mmol/L;(3)葡萄糖耐量检查2 h血糖≥11.1 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心理指导: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此 心态自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患者的上述心理特征,医护人员要热情、优质服务,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客观地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目 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预防的疾 病,使患者坚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自我监测指导:为了使血糖保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的方法。自我监测较简易的方法是尿糖的测定,利用尿糖试纸对尿液进行检查,间接了解血糖情况。有条件者可以购买血糖仪,自己监测血糖波动,更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当伴随其他急症或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到医院检测尿酮体是否阳性,有无糖尿病酮症的发生,以便及时得到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还应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家属,也不能只依靠医生进行宣教,还要把营养师、运动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形式多样、易懂易学的宣传教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