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炎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刺“、“骨增生“,是由于关节磨损,慢慢老化引起的,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是引起中老年人膝盖疼的主要原因。肥胖、外伤、关节畸形、过度的负重或过度的使用关节,都会加重关节软骨的退变,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到中后期关节可能会变形,变成“罗圈腿“。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膝关节?
研究表明,膝关节在不同状态下承受的压力有明显的差别: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站立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1-2倍;爬山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下蹲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要承受约240kg的重量。(60×4倍),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比如游泳、走路等,而像上下楼梯、下蹲和爬山等对膝关节伤害较大的运动,应尽量避免。
换关节有那么可怕吗?
关节置换是21世纪最为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但有些膝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疼痛非常严重,甚至腿已变形,但由于对手术有恐惧心理,所以坚决不接受换关节手术。其实换关节不是把关节换掉,只是把磨损坏掉的“零件“换成人工的,手术后就是假的(人工关节)和假的磨,所以就不疼了。而且其中有约50%的膝关节炎患者,并不需要换掉整个膝关节,而是仅仅换1/3个关节即可,不仅创伤小、风险低、费用少、而且恢复更快、效果更好。
膝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只能换关节吗?
关节还是自己的好,能保尽量保“,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保膝,只有当不能保膝,才选择换膝。临床有约50%的膝关节炎患者,疼痛主要在膝关节的内侧,而外侧疼痛不明显甚至不疼。X线片显示内侧关节间隙狭窄,而外侧大致正常,因为内侧的关节软骨磨损严重,而外侧软骨基本是正常的,那么像这类关节炎病人,就可以选择更加微创的、恢复更快的、效果更好的“保膝疗法“。
什么是保膝疗法
保膝“与“换膝“相对应,由于保留了最多的骨量、保留关节所有的韧带,保留了关节的自然活动,所以称为“保膝“。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费用少、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应用比较多的是单髁置换术(UKA)和胫骨高位截骨术(HTO)。
单髁置换术(UKA)
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换膝不同,该方法保留了膝关节的所有韧带,不改变膝关节的运动轨迹,所以术后关节活动更自然,患者满意度更高;由于仅仅替换磨损的内侧关节软骨,相当于1/3个膝关节,所以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主要针对保守治疗无效,尤其是以内侧或前内侧膝关节疼痛为主,常常伴有罗圈腿畸形的患者。
与全膝关节置换比较,单髁置换有什么优点?
保留所有的关节韧带,更好的保留了膝关节的自然功能,所以术后感觉更好,满意度更高。
创伤小、风险低,不仅仅是手术切口小、出血少,而且还包括截除的骨量少,破坏的软组织少,仅仅在关节内侧做一个切口。
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行走。
大量的病例随访发现,单髁置换比换全膝恢复的更快,关节活动度更大,步态更接近正常膝关节,病人的满意度更高。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
人在行走过程中,负重点往往偏膝关节的内侧,所以内侧磨损比外侧严重,慢慢的会变成我们常说的 “罗圈腿“。或者年轻的时候就是罗圈腿,那么负重点更加偏内,所以就更容易患关节炎,内侧关节软骨磨损后,罗圈腿畸形变大,负重点进一步内移,内侧磨损就越严重,而磨损又会进一步加重畸形,恶性循环,最终不得不换关节。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通过改变下肢的负重力线,矫正畸形,使得受损的膝关节内侧不负重或者少负重,可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步态,从而避免换关节,或者推迟换关节的时间。术后第二天扶拐下地,三个月后可以完全负重,可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主要针对伴有罗圈腿畸形,年龄在60岁以下的关节炎患者,或者年轻的罗圈腿(O型腿)畸形。
与全膝关节置换比较,截骨术有什么优点?
术后对关节的活动没有限制,文献报道:截骨术后,87.2%的术后病人恢复运动;78.6%返回在同等或更高水平;54%回到竞技体育项目,所以更适合相对年轻的、对功能要求较高的、活动量大的患者。
恢复快,术后第二天扶拐下地行走,1-2个月后,逐渐弃拐负重行走,三个月后就可以完全负重,恢复后,可以继续干活、进行剧烈活动;
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对于相对年轻的病人来说,有可能面临一次,甚至二次翻修术的可能,截骨术可以避免或者推迟换关节的年龄,即使最终换关节,也相当于是初次置换,要比翻修术效果好。
哪些病人适合做保膝治疗?
保膝“虽然好,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主要针对膝关节前内侧或者内侧疼痛,而外侧无明显疼痛的患者,这类患者的膝关节往往变形为“罗圈腿“。而对于40岁以下的年轻的罗圈腿患者,即使膝关节无疼痛,也应该早期就诊,早期矫正,防止由于负重受力不平衡,造成关节过早磨损,最终不得不换关节,所以保膝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预防性手术。
罗圈腿影响的不仅仅是美观,一定要重视
O型腿就是我们俗称的罗圈腿,由于下肢负重点过于集中于内侧,所以内侧关节软骨磨损的较快,内侧关节软骨的磨损,造成罗圈腿畸形变得越来越大,罗圈腿畸形的加大,又会进一步造成负重点的内移,进一步加重内侧的磨损,恶性循环,因此罗圈腿的病人会比其他人更早的把关节磨坏,最后不得不换关节。如果发现腿部有畸形,应尽早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要不要手术干预,如果需要手术,越早越好,待18-20岁骨的发育停止后就应尽早矫正。所以截骨术也被看作是一种预防性“手术。
保膝术后如何锻炼?
1、术后当天,麻醉醒后,既开始床上进行勾脚、抬腿锻炼;
2、术后第二天,扶双拐或助步器,开始下地行走,为避免摔倒,需陪人旁边保护,下地时间的长短,根据腿部肿胀情况决定;
3、术后观察3-5天,伤口稳定后,出院观察;
4、术后2-3周,门诊复查,观察伤口、步态、关节活动度等情况;
科室动态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陈飞雁教授教授来我院授课交流
2019-10-192019西安国际骨科学术大会——中西医结合骨论坛
2019-09-30中西医结合骨科举行三季度团体健康宣教
2018-09-07膝关节保守治疗无效,只能换关节吗?
2018-05-29我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李静荣获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2018年临床实习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2018-04-03全国首个保膝学组成立 乔锋当选为学组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