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让受伤部位最大可能,尽快的恢复功能正常。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
(一)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式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使压力垫效应力增强,对稳固断端和逐渐整复残余畸形有一定作用。 2.第二阶段: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和牵引拆除后,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某些病人由于初期锻炼比较差,固定拆除后,还可能存在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肢体水肿等症状,那么必须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外洗和推拿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另外,还可据病情需要适当配合物理治疗,但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下肢骨折骨折患者常规锻炼方法如下:
一.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大腿条索状肌肉隆起,放松时髌骨下移和大腿肌肉隆起消失,就达到了练习要求,应在功能锻炼早期进行。
2.频率:保持5秒,然后放松2秒,如此反复。每天不少于800次。并不要求一次做完,可以分多次完成,效果相同。
二.踝泵运动: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对病人下肢术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踝泵运动分为屈伸和绕环两组动作
1.屈伸动作:病人躺或坐在床上,背伸(脚尖朝上):下肢伸屈,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然后跖屈(脚尖朝下):脚尖缓缓下压,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作休息再进行下一次动作。
频率:背伸和跖屈最大限度保持10秒,每组动作做好每小时练习5分钟,一天练5-8次。
2.绕环动作: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做360°绕环,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
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2.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同时也要对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 3.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早期坚持锻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
科普知识
常见的时尚运动损伤及预常见的时尚运动损伤及预防
2017-12-04肘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2017-11-30骨折术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2017-11-30踝关节扭伤小常识
2016-12-12骨折术后的恢复锻炼要做好哪些
2016-12-12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