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中西医结合骨科>科普知识>正文

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后康复

2015.01.08

康复方案变化依赖骨折类型,骨折程度,外科技术和固定方式等。整体康复目标:关节活动度:尽早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踝、髋关节活动度。 肌肉力量:促进及提高股四头肌、腘绳肌、缝匠肌、股薄肌肌力。功能目标:达到正常步态、站立相膝关节稳定。禁忌:患肢3个月内负重,避免骨折处移位或坍陷。   
   康复训练方法:
   1、患肢抬高:它是一种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及组织液回流来减少创伤部位肿胀,缓解疼痛的方法。尽可能地使受伤部位放置在高于心脏水平的地方,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回心脏。术后肿胀建议做此动作。
   2、踝泵:踝关节极度背伸,坚持10秒,放松休息10秒,再极度跖屈,坚持10秒,再放松10秒,依次循环,10个为一组。踝关节的运动,起到象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术后可以经常做。
   3、深呼吸和咳嗽训练。卧位或坐位下,嘱咐患者腹部深呼吸气;坐位咳嗽训练,尽可能的把痰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4、冰敷髋部:本院有专用冰敷袋。术后3天,每天上下午各冰敷连续4次,每次10分钟。每次功能训练后各冰敷一次,每次15分钟。
   冰敷主要原理有:
   1)、收缩受伤处血管,减少出血,从而减少肿胀;
   2)、缓解疼痛;
   3)、缓解肌肉痉挛;
   4)、通过降低代谢率减少细胞组织损伤的风险。
   4、主动或辅助-主动或被动髋关节活动度训练:如果患者能够主动完成最好,如果患者不能够主动完成,可以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完成或被动完成。要求在患者疼痛可以耐受的范围活动。
   5、股四头肌、腘绳肌、臀大肌次大强度等长肌力收缩训练:上面三组肌肉在骨折点无痛范围内无动作绷紧,绷紧10秒钟,放松10秒钟,为一组,每次训练10组。
   6、开始床上活动,卧位-坐位转换:麻醉期过后尽早让患者自主或辅助下做起,如果头晕,让其慢慢躺下;反复卧位-坐位-卧位,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7、上肢力量锻炼及健侧肌力锻炼:每次用力保持10秒钟,慢慢下来,休息10秒钟,连续10个动作为一组,每次10组。
   8、正确体位摆放:患肢放于舒适的位子,并且于骨折点无应力影响。开始站位患肢直腿抬高:前后左右。
   9、渐进抗阻练习法:先测出待训练肌群连续10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简称为lORM(10 repetition maxi—mum,lORM)。取10RM为制定运动强度的参考量,每天的训练分3组进行,即第一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50%,重复10次;第二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75%,重复10次;第三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100%,重复10次。每组间可休息1分钟。1周后复试10RM量,如肌力有所进步,可按照新的10RM量进行下一周的训练。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