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后,许多人往往关心的是结构性损伤的恢复,也就是韧带、滑膜、软骨面的恢复情况。例如,肿何时消,疼何时减轻,从而忽视了非结构性损伤的恢复。其实,非结构性损伤的障碍,会大大影响运动能力的恢复,因此要重视非结构性损伤的恢复问题。踝关节损伤后,需要注意的非结构性损伤的恢复问题:
一、踝关节扭伤后,需注意平衡缺陷
目前的研究显示,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动态平衡可能存在异常。例如,患者在单腿跳跃时,伤侧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得平衡。此外,患者还会有双侧的重心动摇增加。这意味着,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可能还存在中枢的平衡异常。因此,对于平衡功能的训练应该被列为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计划之中。踝关节损伤后,一旦站立时不再有明显的疼痛感,就可尝试进行平衡训练。
方法:用受伤足保持平衡10秒至30秒,每天至少练习6次。
标准:每个动作能坚持60秒,就可练习下个动作。
动作:1、双臂向体侧平举,双眼睁开;
2、双臂交叉于胸前,双眼睁开;
3、双臂向体侧平举,双眼闭上;
4、双臂交叉于胸前,双眼闭上。
二、踝关节扭伤后,需注意肌力缺陷
一直以来,传统观点认为踝关节损伤的患者存在腓骨长短肌肌力减弱的问题。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其实减弱的是内翻肌力。另外,肌肉的耐力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这种肌力缺陷可以在日常肌力训练中得到恢复。肌力训练频率为每周练习5天至7天 每天每项练习重复20遍。
1、胫外侧肌肌力训练:
A、初级阶段动作:
足用力向外侧推,并平放于地板;足外侧倚住墙或书柜,并用力向外侧推。坚持3秒至10秒。
B、高级阶段动作:
使用橡皮带 将带子一端系于书桌,坐位并保持受伤腿的膝和足在一直线上,将带子另一端套在受伤足外侧。受伤足向外侧拉带子,坚持3秒至10秒。
2、胫内侧肌肌力训练
A、初级阶段动作:
双足平放于地板,两足相互抵住,用力向内侧推。坚持3秒至10秒。
B、高级阶段动作:
使用橡皮带 将带子一端系于书桌,坐位并保持受伤腿的膝和足在一直线上,将带子另一端套在受伤足内侧。受伤足向内侧拉带子,坚持3秒至10秒。
3、胫前肌肌力训练
A、初级阶段动作
将正常足的足跟置于受伤足足背。正常足向下压住受伤足,同时受伤足翘起向上用力(即足跟不离地,足背离地向上用力)。坚持3秒至10秒。
B、高级阶段动作
使用橡皮带,将带子系于书桌。直腿端坐, 将带子另一端套在受伤足足背,缓慢向躯干方向拉。坚持3秒至10秒。
三、踝关节扭伤后,需注意本体感觉的缺失
本体感觉包括两方面: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在平衡板上进行,也需要被列为康复计划之中,方法同平衡训练法。
四、踝关节扭伤后,需注意反射稳定性缺陷
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可能存在关节囊及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受损,导致外翻肌肉不能对突发的内翻运动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的外翻张力来防止踝关节内翻,最终有可能出现再次损伤。因此,康复训练中,也要加入灵敏性训练。
五、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改变
踝关节损伤后,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均存在异常。这些异常可以导致踝关节应力异常,从而导致踝关节支撑结构的反复损伤。因此,康复训练中,要注意步态问题。
六、踝关节扭伤后关节活动度会受影响
踝关节损伤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度减少。关节活动度的减少会导致踝关节生物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产生异常,从而影响了踝关节的功能。因此,踝关节扭伤后最首要和最重要的康复练习是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也就是在不加重损伤的情况下要及早压关节,进行被动的、主动的踝关节背伸活动。踝关节背伸活动的具体方法如下:
伸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于支持面,向躯干方向屈或伸踝关节。受伤后最初3天至10天内,经常练习踝关节的屈伸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度。
科普知识
睡前十分钟 释放疲劳好处多
2017-11-08踝关节扭伤的危害及预防
2017-11-08拇外翻
2017-11-06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治疗
2017-11-06跟痛症
2016-11-25足踝部扭伤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