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骨显微修复外科>科普知识>正文

骨不连特色治疗

2014.08.21

骨不连:凡骨折8个月后骨折两端未能达到骨性连接的骨折,称为骨不连。骨不连是骨折后常见并发症,又称为骨折不愈合,是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X线照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间隙较大,骨端硬化,萎缩疏松,髓腔封闭。


病因:生物学因素、局部因素、技术性因素


症状


(1)骨折端有异常活动:骨折在6个月以上,作骨折端活动检查时,若有异常活动,即可诊断为骨不连。


(2)疼痛:骨端在移动时或试做负重时,产生疼痛。


(3)畸形与肌萎缩:未连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缩短与旋转畸形。由于长期不能使用肢体,关节挛缩畸形与肌萎缩都可出现。


(4)负重功能丧失:骨干骨折后的骨不连负重功能丧失,但某些股骨颈骨折有跛行。


(5)骨传导音降低:骨不连或延迟连接,骨传导音较健侧弱。


诊断


1、检查骨折端有无异常活动,是否伴有疼痛、压痛及传导叩痛。


2、X线片应注意骨折端骨质疏松程度,有无骨端硬化、骨端萎缩及髓腔封闭,有无假关节形成。


分型:骨不连型态学上可以分为肥大型、硬化型与萎缩型,但是多数病人是混合型骨不连。


1.肥大型:断端向两边扩大,形成“象足征“或抱球状改变。

       2.硬化型:髓腔封闭,断端硬化。

       3.萎缩型:断端萎缩变细,主要为纤维连接。

       4、混合型骨不连往往兼有肥大、硬化或兼有萎缩、硬化的表现。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经皮注射红骨髓2.经皮注射生长因子3.震波治疗4.脉冲超声波治疗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或加压外固定。2.骨缺损时采取髓内与髓外植骨。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