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引起的牙体磨损也叫楔状缺损,是指牙齿的牙颈部的硬组织在某些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丧失,形成由两个光滑斜面组成的楔形缺损。
发病原因:楔状缺损的发生和发展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不恰当的刷牙方法
唇(颊)侧牙面的横刷法是最先提出的导致楔状缺损发生的因素。其根据为:此病不见于动物,不发生在年轻人,不刷牙者很少发生楔状缺损。离体实验横刷牙颈部可以制造楔状缺损,且为旋转法刷牙所造成牙体组织磨损量的2倍以上。
2. 酸的作用
龈沟内的酸性环境可使牙颈部组织脱矿,受磨擦后易缺损。唾液腺的酸性分泌,喜吃酸食,唾液pH值的变化,胃病返酸等均与缺损的发生有关。离体牙实验用酸和横刷牙可以形成牙颈部的楔形缺损。
3.牙颈部结构的特点
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是整个牙齿中釉质和牙骨质覆盖量最少或无覆盖的部位,为牙体结构的薄弱环节;牙龈在该处易发生炎症和萎缩致根面暴露,故该部位耐磨损能力最低。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双尖牙,其次是第一恒磨牙和尖牙,有时范围涉及第二恒磨牙以前的全部牙齿。常见邻近数个牙齿缺损程度不相同,缺损程度较重的患牙常有10~20的功能动度和侧方咬合工作侧干扰。年青患者单个牙楔状缺损少见,患牙均有咬合干扰。
楔状缺损由浅凹形逐渐加深形成楔形缺损。楔形的两个斜面光滑,边缘整齐,为牙齿本色。牙颈部楔形缺损多发生在颊、唇侧,少见于舌侧。调查资料表明舌侧有楔状缺损的患牙占患牙总数的15.2%,好发牙位是第一、二磨牙,而且舌侧有楔状缺损的患牙咬合面磨损与牙周病程度均较唇、颊侧楔状缺损患牙严重。
疾病治疗
楔状缺损在临床中是很常见的牙体病损,常见于老年人牙列不齐着,因其发展缓慢常被人忽视,直到出现牙髓症状时才知道,往往人们不太重视它,发现时也不会过于重视,更甚者有的临床医师也是草草补上了事。出现楔状缺损要及时治疗。牙根表面的龋洞和蛀蚀在老年人中相当普遍。因此,使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刷牙、每天使用牙线、定期去看牙科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1.消除病因
调除患牙的咬合干扰,纠正偏侧咀嚼习惯,均衡全口咬合力负担;使用正确刷牙方法;纠正口腔内的酸性环境 改变饮食习惯,治疗胃病,用弱碱性含漱液漱口,如2%小苏打溶液。
2.牙齿修复
颈部缺损应尽早黏结修复以改善该处的应力集中状况;用与牙本质粘接性能好的树脂材料修复缺损.
3.并发症治疗
患牙出现并发症,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科普知识
和牙齿一起过个健康夏日
2015-07-24牙齿松动-拔掉还是固定?
2015-07-24一颗缺失牙如何连累健康牙?
2015-07-24儿童牙齿矫正的四个最佳时期
2015-07-24牙不疼就不看牙了吗?
2015-07-24千万记住,牙齿掉了一定要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