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病区>科普知识>正文

如何预防脑出血

2016.09.19

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本病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较高,病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身体反应而有所不同,一般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的特点。突发脑出血的病人多数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这是发病的基础。脑出血的发病率虽然很高,但明白了脑出血的病因和诱因之后,注意生活调节,治疗潜在疾病,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那么,怎样预防脑出血呢?

       稳血压 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一经确诊就必须坚持服药治疗,以降低及稳定血压,防止血压反跳及过度波动。

       调情志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减少烦恼,悲喜勿过,顺其自然,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戒烟酒 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尤应戒烟酒。

      择饮食 老年人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等。

      避劳累 老年人参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时不要过于劳累,因为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防便秘 大便燥结时排便务须用力,这不但会使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老年人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宜多吃一些含纤维成分多的食物,如油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量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也可有效地防治便秘的发生。

     不蹲便 老年人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再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这时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如果坐着大便,情况就大不相同。股动脉虽也会受到一点弯曲,但其弯曲角度在90度左右,血液可与平时一样保持畅通。同时全身的重量又为臀部所承受,即使时间稍长,下肢也不感吃力,使人情绪安然,因而不会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坐便可减少发生脑中风的概率。

       防跌倒 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较脆弱。跌倒时(尤其头部着地者)很容易发生颅内血管破裂。因此,老年人行动宜谨慎,以防跌倒。一旦跌倒,特别是头部碰撞地面者,无论轻重,均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呕吐、神志不清等症状,应赶快送往医院治疗。

       动左手 生理学家提倡在运动及日常生活中,更多使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应多用左手,这样既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右半球,从而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最好的办法是早晚无事时,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这对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大有好处。

      饮足水 老年人应保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使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上临睡前、早晨起床后,饮1-2杯温开水有益健康。

      适寒冷 冬天是脑中风病的好发季节,老年人要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季节。因此,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重先兆 具有中风隐患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或突感肢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