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健康科普 > 健康处方>正文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教育

2017.10.24浏览量:

(1)心理健康的标准?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如其分的估计自己的能力。
      生活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应宣泄和控制情绪。
      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应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精神健康与精神疾病
      精神健康:精神愉快,精力充沛,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
      亚健康状态: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下降,人际冲突。
      轻性精神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执性障碍,M-D。
      (3)健康教育:
       家属要定期带患者门诊复查:一般情况下,应一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
      帮助患者客观认识疾病,理解复发的危害。
      去除诱因,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 识别复发先兆:拒绝服药,失眠,睡眠昼夜节律颠倒,情绪波动,猜疑,既往的症状再次出现。
      坚持维持治疗: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维持用药的时间:首次发作1-2年,复发者2-5年。
      终生服药的一般标准:病程持续5年以上未治愈,复发次数3次。
      维持用药的剂量:因人而异,病情稳定的时间越长,维持剂量越小。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