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健康科普 > 健康处方>正文

三伏天中医养生指南

2025.07.21浏览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通常指的是公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炎热且潮湿、闷热的时段。在三伏天里,人体易受高温高湿的影响,因此中医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养生强调顺应天时,三伏天时应注重养护心阳、调理脾胃。江南地区的老中医总结出“三伏天三不吃”的原则:不吃冰镇食物以免伤胃阳,不吃肥甘厚腻以免碍脾运,不吃隔夜生冷以免损正气。此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祛暑利湿的食物,如荷叶茯苓粥,能预防夏季湿疹。

此外,中医还推荐在三伏天进行一些特定的疗法,如艾灸、刮痧等,以提升机体抗病能力。例如,广东地区特有的三伏天艾灸疗法,选择足三里、关元、中脘等穴位进行艾灸,每周两次,能有效增强体质。而台湾地区则盛行夏季刮痧疗法,使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沿膀胱经刮拭,出痧后饮温淡盐水,有助于排毒养颜。

在饮食方面,中医建议三伏天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适量食用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心等,可激活味觉受体,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改善食欲。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不可立即冲凉。应遵循《老老恒言》中的“汗出莫当风”之训,用干毛巾擦净汗水,待汗收后方可沐浴,以免寒气入侵身体。

总之,三伏天中医养生应注重顺应天时、调理身心。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疗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三伏天。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