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正文

关爱麻风患者 共创美好生活

2022.01.28浏览量:

2022年1月30 日是第69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严重者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在上世纪末全球消灭麻风的宏伟计划,虽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至今麻风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52f163547ee814a36b55444f296bd98.jpg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潜伏期方可发病,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2~5年,短者数月,长者10年以上。如果发病,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典型症状开始之前,可有全身不适,肌肉、关节酸痛,肢体感觉异常等前驱症状,这些表现没有特异性。随着病情的进行,按照免疫力的强弱向临床各型发展,典型症状逐渐明显。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一端发展,免疫力较弱者向瘤型一端发展,或向免疫力不稳定的界线类发展。麻风分为五型(1)结核样型麻风(TT)(2)界线类偏结核型麻风(BT)(3)中间界线类麻风(BB)(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5)瘤型麻风(LL)。

8c3f39c43fb4a638a921f8be24beba3.jpg

麻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世界上流行已近3000年,印度、埃及和中国被认为是世界麻风三大疫源地。我国麻风流行已2000多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古称疠风、大风、恶疾等。麻风病曾因药物疗效差,漫长的痛苦病程,造成较多的畸残,虽很少直接引起死亡,仍一直是人们惧怕的一种传染病。

随着近代麻风的病原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早期诊断和强有力的联合化疗的应用,已明显改善了麻风病的预后。为巩固全国消除麻风危害成果,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关爱麻风患者,消除社会歧视,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