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持续攀升,骨科手术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比例已高达28.6%。这类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是普通患者的3-5倍,其中80%的致命并发症源于对“小细节”的忽视。
那么骨科手术前,哪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其实暗藏风险?又该如何做好术前准备,为患者筑牢围术期安全防线?今天就来好好梳理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关乎手术安全的术前关键细节,帮临床医生们理清思路,打造更稳妥的围术期管理方案~
围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完整时间段,具体是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结束后直至基本康复的全过程。
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
改良心脏风险指数(RICI):用于对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的非老年患者接受非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评估。
注:风险评估结果:(1)0个危险因素=0.4%;(2)1个危险因素=0.9%;(3)2个危险因素=6.6%;(4)≥3个危险因素=11%,建议暂停或推迟手术。
注:风险评估结果:0-5分,重要并发症<1%,心血管并发症风险0.2%;6-12分,重要并发症<7%,心血管并发症风险2%;13-25分,重要并发症<14%,心血管并发症风险5%;≥26分,重要并发症<78%,心血管并发症风险56%
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调整
1.计划进行非高出血风险手术时,围手术期可不停用阿司匹林。
2.单纯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级预防而使用1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经出血风险评估,如患者无抗血小板治疗禁忌,术后48h内应尽快恢复推荐的抗血小板治疗。
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需要行择期NCS的患者,建议将手术延期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疗程结束之后。一般PCI术后DAPT疗程为6个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其他存在缺血高危特征的PCI术后患者DAPT疗程为12个月。如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建议替格瑞洛至少术前3d停用,氯吡格雷至少术前5d停用,阿司匹林至少术前7d停用。
4.PCI术后需要行限期NCS的患者,如手术不能推迟到DAPT疗程结束,如能在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口服,一般可考虑在PCI术后1或3个月(ACS或其他存在缺血高危特征的患者)停用P2Y12受体抑制剂。
5.PCI术后需要行限期NCS的患者,如手术不能推迟到DAPT疗程结束,且围手术期需停用全部抗血小板药物,可考虑静脉注射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坎格雷洛等)。可桥接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禁用。
6.对于既往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NCS患者,不推荐在围手术期常规使用阿司匹林。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骨科手术风险高,从用药到监测,从术前到术后,每一步都需谨慎对待,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小细节。通过精细的术前评估、合理的药物调整、安全的麻醉选择以及多学科协作,为安全完成手术保驾护航,确保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