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携手路丨生命接力跨越省界 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23岁的山西女孩突遇严重车祸,危在旦夕。在生死竞速的赛道上,西安市红会医院多学科协作紧急救治,手术成功,康复治疗护理细致暖心。这场跨越两省的生命救援,书写着人间至暖的真情故事。

  4月的一天,山西临汾23岁女孩秀秀(化名)突遭严重车祸,多发骨折致严重大出血,当地医院无奈宣告“没救了”,更有医生直言“百分之八九十要截肢、大小便失禁”。刚大学毕业的掌上明珠突遭此劫难,秀秀的父母如五雷轰顶。求救无门的绝望笼罩着这个家庭。当得知西安市红会医院或许能带来转机,秀秀父母毅然踏上希望之路。

  多学科协作与死神博弈

  承载着生之渴望的救护车,从山西临汾风驰电掣驶向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一路上,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夜空,救护车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车内的秀秀病情危重,出现多次休克,每一次抢救都惊心动魄,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父母的心,每一秒都充满未知与恐惧。

  5号凌晨,救护车终于抵达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急诊。面对体重基数较大的患者,医院的多名保安迅速赶来与医护人员配合,小心翼翼地将秀秀转移,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家属签字后治疗迅速展开。

  接诊医生检查发现,此时的秀秀因失血较多,血压低,心率快,是早期休克的表现。类似的急危重症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几乎每月都会遇到。凭借丰富的抢救经验和完整成熟的急救流程,医院迅速启动绿色通道急诊抢救流程,急诊科紧急输血补液,对症处理,抗休克。胸外科、消化外科、创伤骨科、脊柱科等多学科经验丰富的医生第一时间开展会诊,全面迅速评估伤情。检查发现秀秀有骨盆C型骨折、腘窝开放性伤口、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多发横突骨折,一侧气胸,一侧的血气、胸皮下积气双侧多发肋骨骨折等问题。

  骨创伤医院严重多发创伤病区临时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马腾介绍,骨盆c型骨折属于较严重的骨折,骨盆出血一般会达2000毫升以上,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膝盖后侧横行的皮肤十二三公分裂伤较深,腘窝后方有人体两条大的血管通过:腘动脉与腘静脉,一旦发生破裂就是致死性的,不亚于给心脏捅一刀之后往外喷血的状态。而且开放伤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越大。膝关节感染对后期功能影响非常大,甚至可导致年轻患者膝关节残疾。

  会诊很快明确以骨科主导救治,确定这两处需紧急处理、开展分阶段手术治疗。一场与死神的博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正式拉开帷幕。

  急诊科尽快完善抽血检查等术前准备工作,骨创伤医院严重多发创伤病区首先紧急开展一期急诊手术。刚下完一台手术的刘德印副主任医师顾不上休息迅速加入这场新的战役——伤口清创,对骨盆打外架固定,处理腘窝伤口……在手术台前坚守十多个小时,全神贯注为秀秀进行了一期急诊手术,对骨盆进行外临时固定架治疗,恢复骨盆容积、压迫住出血点,所输进的血或液体就能维持住血压,从而维持血液动力学的平衡稳定性。并仔细探明再没有任何一些活动性的出血。解决了患者的出血不止,血压也稳定下来。十个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成功将秀秀从死亡线上拉回,转入ICU进行进一步复苏治疗。

  微创复位显匠心

  5天后,通过多学科再次会诊,秀秀此时在ICU已基本稳定,可以耐受二次手术。马腾副主任医师介绍,如果手术后五天之内做二次手术,病人炎症反应综合征易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严重的炎性反应;超过12天后做手术的话,集体处于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期容易发生脓毒败血症。于是,会诊决定在创伤窗口平稳期(5-12天)内实施二次手术,连带着骨盆做复位和后环的稳定。

  此时的秀秀妈心急如焚,担心宝贝女儿从此抢救不过来,担心术后出现危险……面对脆弱到几乎崩溃的家属,麻醉科杨光耐心做术前沟通,安抚焦虑恐慌不已的家属。

  马腾副主任医师和刘德印副主任医师在术前进行了充分分析,骨盆粉碎性骨折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可能会影响美观,影响将来分娩等因素,决定借助机器人辅助复位进行骨盆骨折的微创手术。二人再度联手,又是一场长达2多个小时的“战斗”,借助机器人辅助,以5毫米至1公分的微小切口完成骨盆骨折微创手术,创造了 “大创伤、微治疗”的奇迹。

19_图片.jpeg

  闯关成功的秀秀术后转入ICU,在这里,她与死神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拉锯战。33天里,多次呼吸衰竭,几十次发烧,每一次危机都如汹涌的潮水,试图将生命的烛光扑灭。在出现高烧、体征不稳定等情况时,阮杰大夫密切观察,及时对症治疗,一次次成功克服了种种险情。

  超越医患的温情守护

  在ICU,清醒后的秀秀开始想家,见不到父母亲的日子里,陷入深深的无助与恐惧。此时的医护人员化身成守护天使,他们想方设法安慰她,想尽办法逗她开心。因有外固定架,为了防止翻身疼痛,护士每次都会叫多人来帮忙,翻身护理轻柔细心,“一天天在好转”,“有进步”……温暖的话语、亲切的笑容,细致周到的呵护,不断鼓励着秀秀走出人生低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者,更是给予心灵慰藉的亲人。

  手术结束后,秀秀间断出现发热,固定支架处分泌物增多,请感染科会诊后转入了感染科。开放伤患者术后易合并骨折术后感染,感染是骨科手术后灾难性并发症。感染科临时负责人、副主任医师王军宁、张峰滨主管医生和护士长杨佳等众多医护人员加强换药、清创、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将关怀与温暖继续传递。在良好的治疗和护理下,秀秀卧床长达2个多月也没有出现压疮,伤口恢复良好,避免了伤口出现渗液或感染再次面临多次手术的危险。如今,骨折基本愈合,骨盆环基本稳定,前环外固定架可以撤除,近期就可出院回家康复。

  住院期间,因秀秀一家来自外地,很多生活用品准备不足。 细心的护士长杨佳得知后亲自给秀秀送来一整套指甲刀,还带来自家的桃子分享。看到秀秀年龄小,病情重,杨佳每次查房都会指导她进行功能锻炼。有时看见秀秀闷闷不乐,就会多呆一会儿陪她聊天进行开导,从饮食到心理,从指导康复锻炼到做人做事、孝顺父母,如长者,如亲人,还以重病患者顺利康复的诸多病例,鼓励秀秀加油好好锻炼。在日常相处中,医患双方从陌生人变成了知己,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医患关系,让秀秀一家感到格外的温暖。

  在病房里,秀秀的爸爸妈妈一遍遍地感激地诉说着这一路走来遇到的好医生、好护士——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妮耐心指导护理细节;为了尽快康复,感染科张峰滨大夫请康复科会诊……“这医院里各科室的医生护士都这么和善、专业,后期的康复治疗也就定在这里!”病床上的秀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说:“等我能走路了,我要亲自在医院走一走、逛一逛,见一见每一位帮助过我的医护人员,和他们聊聊天,亲自表达我的谢意。”质朴的心愿,道尽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温暖。这是对西安市红会医院医护人员最高的褒奖,也是生命在经历磨难后绽放出的最美希望之花。

  出院之日也是重获新生之时。出院当天适逢秀秀生日,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秀秀的爸爸妈妈给他们最敬爱的医生护士们送上了“春风化雨解病忧,仁术精诚暖人心”的锦旗,将这场生命接力定格为医患情深的永恒瞬间。

22_图片.jpeg

  从山西到陕西,从“没救了”到重获新生,西安市红会医院用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急救流程、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技术,以及医护人员 “治病更治心”的人文关怀,创造了生命奇迹。从死神手中抢人,在绝望中播种希望,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无私的大爱,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这场跨越生死的接力,让生命在磨难后绽放,更见证了医患之间的深情厚谊,让仁心的光芒照亮人间,温暖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