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学教师王女士因持续声音嘶哑前往西安市红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整形修复科就诊。王女士表示自己最近讲课总觉得嗓子发紧、特别累,声音也越来越哑,有时讲完几节课,喉咙又干又痛,声音直接劈了,严重时连正常交流都受影响,只好趁着暑假赶紧来检查。
接诊的邢园医生通过纤维鼻咽镜检查发现,王女士双侧声带前、中 1/3 交界处,有对称性的灰白色小结节隆起,表面光滑 —— 这正是典型的声带小结症状。
01教师为何易患声带小结?职业特性埋下隐患
教师作为声带小结的高发人群,患病风险与职业特点密切相关:
长期过度用声:日常授课需持续发声,尤其在学生众多、环境嘈杂的课堂中,往往需不自觉提高音量,导致声带频繁振动摩擦。长期如此,声带黏膜易出现增生,逐渐形成小结。
用声方式不当:部分教师缺乏科学发声技巧,说话时过度依赖声带发力,而非借助气息支撑,会显著加重声带负担,增加病变风险。
环境因素叠加:若教室空气干燥、粉尘较多,或长时间用嗓后未及时补水,声带黏膜会处于干燥脆弱状态,更易受到损伤。
因此,教师群体需特别注重声带保护:控制连续用声时间、学习正确发声方法、保持教室内空气湿润等,都能有效降低声带小结的发生概率。
02这些症状,暗示声带出了问题
声带出现异常时,身体会发出明显信号,其中声带小结与声带息肉虽成因相似,症状却有差异:
声带小结:初期表现为发声易疲劳、音调不稳,长时间说话或唱歌后症状加重;随病情发展,声音嘶哑逐渐明显,多呈间歇性,休息后可缓解。
声带息肉:声音嘶哑更为严重,且多为持续性,严重时可能失声;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音漏气、喉咙异物感或轻微疼痛。
需要警惕的是,若声音嘶哑持续超 2 周未好转,或伴有呼吸困难、吞咽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03科学应对声带问题:从保守治疗到手术干预
针对声带小结和息肉,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
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症、早期病变)
嗓音训练:在专业言语治疗师指导下,掌握科学发声技巧,减少声带摩擦频率。
药物辅助:通过雾化吸入药物减轻声带炎症与肿胀,配合含片、润喉剂缓解局部不适。
生活调整:严格禁声休息(尤其术后),远离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每日足量饮水以保持声带湿润。
手术治疗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重症患者)
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息肉较大、症状严重影响生活,需考虑手术切除。目前临床多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或低温等离子手术,在高清视野下精准切除病变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严格遵医嘱禁声,并逐步开展嗓音康复训练,才能实现良好恢复。
保护声带是教师职业健康的重要一环,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 “金嗓子” 长久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