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以下症状:
1.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
2.排便困难,需要用力或长时间才能完成。
3.粪便干燥或结块,如羊粪。
4.排便不畅,有排便不完全感。
5.伴随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
正常排便情况:每天排便1-3次或者1-3天排便一次,大便软硬适中,排便过程平稳顺畅,没有排便困难、排便费力的情况。
如果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等症状,那说明你可能便秘了。
1.常见病因
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②不良排便习惯;
③长期抑制便意;
④环境或排便体位改变;
⑤妊娠;
⑥老年营养障碍
便秘的危害
⚠️引起肛肠疾病
排便困难、粪便干结,能直接引起肛肠疾病痔疮等。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排便时用力过大导致机体耗氧量过量,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
⚠️易患结肠问题
粪便在肠道内长时间滞留,加重粪便对肠道的刺激,从而诱发结肠问题。
⚠️长斑长痘
导致毒素吸收,易引起肤色暗沉、长痘、长斑等。
⚠️导致肥胖
毒素累积导致下半身血液循环减慢,易形成梨形身材和臃肿腹部。
⚠️引发心理疾病
由于便秘的长期折磨,常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健忘等精神症状。
便秘怎么办?
非药物治疗
1.饮食调整
①早起喝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建议每天饮水1500ml至2000ml。
②每天至少摄入膳食纤维25g,如猕猴桃、火龙果、金针菇、芹菜等。2个去皮绿心猕猴桃约含6g膳食纤维。也可多吃一些产气食物如萝卜、豆类等刺激肠道,促进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
③平时可以多喝酸奶,酸奶所含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可有助于排便。
④对于年老体弱或有肠痉挛、大便如羊屎的患者,可选择面包、牛奶、土豆、番茄、蜂蜜、果汁等少渣食物。
2.合理适量的运动
①适度运动:适当进行腹部按摩、提肛运动、步行、慢跑、太极、八段锦等。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促进肠道功能蠕动,有助于肠道气体排出,改善便秘。
②腹部按摩:进餐后1小时,双手交叠沿肚脐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
③提肛运动:平卧或坐位时进行收缩肛门运动,以锻炼提肛肌。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肌肉2s,呼气时放松1s,来回15-20次。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①尽量每天早晨排便。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可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
②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不宜看书、玩手机、吸烟等。每次排便时间建议控制在10分钟以内。
③有便意时立即去上厕所,不要憋着。
④排便姿势以蹲厕为宜。下蹲时肛门直肠角会变大且腹压会增大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从而利于排便。坐便时也可以在脚下垫个小板凳达到蹲便的效果。
4.按摩穴位
①按揉支沟穴
支沟穴是中医临床上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其具体位置见下图,日常保健方法:可以用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
②点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中医最常用的保健穴位,其具体位置见下图,日常保健方法: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点按30-50次,可以有效的治疗便秘。
5.保持心情愉悦
提倡保持充足睡眠,不要过于紧张、焦虑。
6.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便秘的药物,应该按照不良反应阶梯性、个体化选择使用,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慢性便秘的治疗药物包括各类泻剂、促动力剂和促分泌剂等。润滑性泻剂如石蜡油等可润滑肠壁,协助排粪;容积性泻剂如膳食纤维可吸收水分软化粪便;盐类泻剂与渗透性泻剂可减少肠道吸收水分,促进排粪;这些药物已被证明是治疗慢性便秘有效、安全的药物。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等长期使用,可造成结肠黑变病等而加重便秘,可临时性使用。促动力剂如普芦卡必利等可通过兴奋5-HT4受体释放乙酰胆碱,刺激平滑肌收缩和蠕动,加速结肠运动,对慢性便秘患者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
注意:由于疾病引起的便秘或严重性便秘,如黑便或者便中带血的情况,建议前往医院检查。
专家简介
施育鹏: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南院区负责人
擅长:消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诊治:1.消化系统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免疫治疗及个体化治疗;2小肠疾病、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治:3、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4.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内镜下微创治疗: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EMR、ESD、ESE、ERCP、消化道狭窄支架植入、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经内镜TET管置入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止血、营养管置入、小肠减压管置入、吻合口狭窄扩张等);6、肥胖、顽固性便秘的肠菌移植(FMT)治疗。